表面活性剂:性质、分类及药剂学应用探讨

该思维导图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表面现象包括润湿、吸附、起泡与消泡,表面张力则受液体性质、温度和溶质浓度影响。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具有低浓度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其基本性质包括临界胶束浓度和亲水亲油平衡值。在药剂学中,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消毒剂和吸收促进剂等领域。

源码
# 表面活性剂
## 表面现象及表面张力
### 表面现象
- 定义
  - 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
  - 物质相界面(气_液、液_液、固_液)
- 常见表现形式
  - 润湿现象
    - 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
  - 吸附现象
    - 溶质在界面富集
  - 起泡与消泡现象
### 表面张力
- 定义
  - 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导致表面收缩
  - 单位:mN/m(毫牛/米)
- 影响因素
  - 液体性质
    - 极性
    - 分子间作用力
  - 温度
    - 温度↑ → 表面张力↓
  - 溶质浓度
    - 表面活性剂显著降低表面张力
## 表面活性剂概述
### 定义与特点
- 定义
  - 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 较低浓度可显著有效
- 结构特点
  - 两亲性分子
    - 亲水基团
      - 极性部分:如 _COOH、_SO₃H、_OH
    - 疏水基团
      - 非极性部分:如长链烷基、芳香烃基
### 分类(按解离特性)
- 离子型
  - 阴离子型
    -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 起泡、去污,pH>7稳定
  - 阳离子型
    - 苯扎溴铵
      - 抗菌作用,pH<7稳定
  - 两性离子型
    - 卵磷脂、氨基酸型
      - 低刺激性,pH敏感
- 非离子型
  - 聚山梨酯(Tween)、泊洛沙姆
    - 化学稳定性高
    - 不易受电解质影响
### 基本性质
- 临界胶束浓度(CMC)
  - 定义
    -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 意义
    - CMC越小,表面活性越强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 范围:0_20
  - 应用指南
    - HLB范围 | 用途
      - 1_3 | 消泡剂
      - 3_8 | W/O型乳化剂
      - 8_16 | O/W型乳化剂、润湿剂
      - 13_18 | 增溶剂
- 增溶作用
  - 机理
    - 药物分子嵌入胶束疏水内核
  - 影响因素
    - 药物极性
    - 表面活性剂类型
    - 温度
- 特殊温度特性
  - Krafft点(离子型)
    - 溶解度陡升的温度
  - 昙点(非离子型)
    - 溶液变浑浊的温度
### 药剂学应用
- 应用领域
  - 增溶剂
    - 维生素A棕榈酸酯增溶
      - 胶束包裹疏水性药物
  - 乳化剂
    - 鱼肝油乳剂(Tween_80)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润湿剂
    - 片剂崩解(十二烷基硫酸钠)
      - 提高固体表面润湿性
  - 消毒剂
    - 苯扎氯铵
      - 手术器械消毒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
  - 吸收促进剂
    - 鼻腔给药(胆酸盐类)
      - 暂时改变黏膜通透性
图片
表面活性剂:性质、分类及药剂学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