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结构基本概念与典型类型分析
该思维导图概述了金属的晶体结构,首先介绍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基本概念,阐明晶体的周期性原子排列与非晶体的无序性。接着解释了空间点阵和晶格的文字符号以及晶胞作为最小重复单元的定义,涉及边长和夹角的参数。最后,讨论了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配位数,表明不同金属在晶体结构方面的差异。
源码
# 金属晶体结构
- 1.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 1.1 晶体与非晶体
- 1.1.1 晶体
- 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排列
- 具有明确的几何形状
- 1.1.2 非晶体
- 原子排列无长程有序
- 缺乏明确形状
- 1.2 空间点阵与晶格
- 1.2.1 空间点阵
- 原子排列的几何抽象
- 打印点的集合
- 1.2.2 晶格
- 由点阵通过直线连接形成的三维网格
- 表示原子间的空间关系
- 1.3 晶胞
- 1.3.1 定义
- 最小重复单元,用于描述晶体结构
- 1.3.2 参数
- 边长(a, b, c):描述晶胞的尺寸
- 夹角(α, β, γ):描述晶胞的形状
- 2.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 2.1 结构类型
- 2.1.1 面心立方晶体 (FCC)
- 配位数:12
- 例子:铝、金、银
- 2.1.2 体心立方晶体 (BCC)
- 配位数:8
- 例子:铁、铬、钨
- 2.1.3 六方密堆积晶体 (HCP)
- 配位数:12
- 例子:镁、锌、钛
- 2.2 配位数的影响
- 影响金属的密度和机械性能
- 不同金属的配位数与其化学性质相关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