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NMR):基本原理、仪器与应用领域分析
该思维导图概述了核磁共振波谱(NMR)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化学位移、自旋耦合、谱图解析、应用领域及进阶技术。重点介绍了核自旋与磁矩、能级分裂和共振条件,以及仪器的主要部件和技术类型。还讨论了化学位移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自旋-自旋耦合机制,谱图的关键参数和典型图谱,以及在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动态过程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最后提及了二维NMR、固体NMR和成像技术的进阶发展。
源码
# 核磁共振波谱(NMR)
- 1. 基本原理
- 1.1 核自旋与磁矩
- 原子核自旋性质
- I≠0的核具有NMR信号
- 磁矩与外加磁场关系
- μ = γ·I
- 1.2 能级分裂
- 塞曼效应
- E = -μ·B₀
- E = -m·ħ·γ·B₀
- 能级差
- ΔE = γ·ħ·B₀
- 1.3 共振条件
- 共振频率
- ν₀ = (γ/2π)·B₀
- 拉莫尔进动频率
- 2. 仪器组成
- 2.1 主要部件
- 磁体类型
- 超导磁体
- 永磁磁体
- 电磁磁体
- 射频发射器
- 探头
- 样品管
- 线圈
- 接收器与信号处理系统
- 2.2 技术类型
- 连续波NMR(CW-NMR)
- 脉冲傅里叶变换NMR(FT-NMR)
- 3. 化学位移
- 3.1 定义
- δ = (ν_sample - ν_ref)/ν_ref × 10⁶ (ppm)
- 3.2 影响因素
- 电子屏蔽效应
- σ
- 分子结构
- 电负性影响
- 杂化态
- 共轭效应
- 氢键与溶剂效应
- 3.3 常见基准物
- TMS(四甲基硅烷)
- DSS(水溶液)
- 4. 自旋-自旋耦合
- 4.1 耦合机制
- 核间相互作用
- 通过键电子传递
- J耦合常数
- 以Hz为单位
- 4.2 分裂规律
- n+1规则
- 一级谱与高级谱
- 5. 谱图解析
- 5.1 关键参数
- 化学位移值
- 峰面积
- 积分曲线
- 耦合常数
- 裂分模式
- 5.2 典型图谱
- ¹H NMR(质子谱)
- ¹³C NMR(碳谱)
- 6. 应用领域
- 6.1 结构解析
- 有机化合物结构确定
- 立体构型分析
- 6.2 动态过程研究
- 化学交换
- 分子内旋转
- 6.3 定量分析
- 混合物组分测定
- 7. 进阶技术
- 7.1 二维NMR
- COSY(化学位移相关谱)
- HSQC(异核单量子相干)
- 7.2 固体NMR
- 魔角旋转技术
- MAS
- 7.3 成像技术
- MRI(磁共振成像)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