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病理学基础探讨

该思维导图概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肿瘤病因包括内源性因素(如遗传、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和外源性因素(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致癌因素)。肿瘤的发病机制主要体现在基因水平异常(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行为异常(持续增殖、抵抗凋亡等)以及微环境改变(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极化)。对这些因素的了解有助于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源码
# 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病理学基础探讨
- 一、肿瘤病因
  - (一)内源性因素
    - 1. 遗传因素
      - a. 家族性肿瘤综合征
        - i. BRCA1/2基因突变
        - ii. Lynch综合征
      - b. 基因多态性
        - i. SNPs与肿瘤风险
        - ii. 微卫星不稳定性
    - 2. 免疫异常
      - a. 免疫监视功能下降
        - i. T细胞功能异常
        - ii. B细胞反应低下
      - b. 慢性炎症刺激
        - i. 炎症介质的作用
        - ii.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
    - 3. 内分泌失调
      - a. 雌激素水平过高
        - i. 乳腺癌的风险
        - ii. 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b. 雄激素受体异常
        - i. 前列腺癌的发生
        - ii. 荷尔蒙相关肿瘤
  - (二)外源性因素
    - 1. 物理致癌因素
      - a. 电离辐射
        - i. X射线
        - ii. 放射性同位素
      - b. 紫外线
        - i. UVA与UVB的影响
        - ii. 皮肤癌的发病机制
      - c. 慢性机械刺激
        - i. 物理损伤与肿瘤关系
    - 2. 化学致癌因素
      - a. 直接致癌物
        - i. 烟草烟雾中的致癌物
        - ii. 某些工业化学品
      - b. 间接致癌物
        - i.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
        - ii. 硝基化合物
    - 3. 生物性致癌因素
      - a. 病毒
        - i. HPV与宫颈癌
        - ii. EB病毒与淋巴瘤
      - b. 细菌
        - i.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 ii.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 c. 寄生虫
        - i. 利什曼虫与肿瘤
        - ii. 肝吸虫与肝癌
- 二、肿瘤发病机制
  - (一)基因水平异常
    - 1. 原癌基因激活
      - a. K-ras突变
      - b. c-myc基因过表达
    - 2. 抑癌基因失活
      - a. p53突变
      - b. Rb基因缺失
    - 3. 表观遗传改变
      - a. DNA甲基化
      - b. 组蛋白修饰
  - (二)细胞行为异常
    - 1. 机制
      - a. 持续增殖信号
      - b. 抵抗细胞凋亡
      - c. 诱导血管生成
      - d. 侵袭与转移
      - e. 能量代谢重编程
    - 2. 细胞运动能力
      - a. 细胞骨架的重组
      - b. 细胞间黏附的变化
  - (三)微环境改变
    - 1.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 a. 成纤维细胞的激活
      - b. 纤维化的形成
    - 2. 免疫细胞极化
      - a. M2型巨噬细胞的作用
      - b. T细胞功能失调
    - 3. 细胞外基质重塑
      - a. ECM蛋白的变化
      - b. 相关酶的过度表达
- 三、记忆口诀
图片
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病理学基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