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回顾:从早年生活到漂泊岁月

该思维导图概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包括其早年生活、科举应试、困居长安时期、为官与流亡阶段,以及漂泊经历。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的河南巩义,出身于著名的京兆杜氏,年轻时游历广泛,后期因生活困顿而创作《兵车行》等名作。晚年任职诸职,最终在成都草堂定居,成为伟大的诗人。

源码
# 杜甫生平
  - 早年生活(712-735,约24岁之前)
    - 出生
      - 时间:公元712年 (壬子年)
      - 地点:河南巩义
    - 家世
      - 出身:京兆杜氏
      - 家族: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
    - 游历
      - 地点:吴越
      - 经历:广泛游历,积累见闻
      - ![巩义杜甫故里照片](链接)
  - 科举应试与漫游时期(735-744,约24-33岁)
    - 科举
      - 初试:应试不第
      - 决心:继续努力
    - 漫游
      - 地点:齐赵燕
      - 自由: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 结识
      - 朋友:李白、高适等诗人
      - 影响:相互激励,共同探讨诗歌
      - ![李白画像](链接)
  - 困居长安时期(744-759,约33-48岁)
    - 求官
      - 行动:献赋,积极求官
      - 持续:对官职的渴望与追求
    - 生活
      - 困难:生活困顿,艰难度日
      - 影响:影响诗歌创作
    - 作品
      -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
      - 风格: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
      - ![《兵车行》相关画作](链接)
  - 为官与流亡时期(759-770,约48-59岁)
    - 任职
      - 职位: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 责任:参与政治与治国
    - 流亡
      - 原因:因乱离弃官
      - 行动:携家流亡,安置家人
    - 定居
      - 地点:成都草堂
      - 心态:找到归属感,静心创作
      - ![成都杜甫草堂照片](链接)
  - 漂泊
    - 生活彷徨:漂泊多地,艰辛不定
    - 创作:依然创作出多笔大作,表达心声
    - 最后岁月:在时局动荡中坚持创作与记录
图片
杜甫生平回顾:从早年生活到漂泊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