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操作指南与注意事项详解

该思维导图概述了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指南,包括其定义与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介绍了各种供氧装置及其优缺点,操作流程涉及准备、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用氧和并发症处理。此外,还提供了健康教育建议和家庭氧疗标准,帮助患者有效进行氧气治疗。

源码
# 氧气吸入法操作指南
- 定义与目的
  - 提高吸入气氧浓度
  - 纠正低氧血症
  - 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 预防/治疗呼吸衰竭
- 适应症
  - 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 血氧饱和度<90%
  - COPD急性加重期
  - 心肺复苏术后
  - 急性肺水肿/哮喘持续状态
  - 严重贫血/休克
- 禁忌症
  - 氧中毒史(慎用高浓度)
  - Ⅱ型呼吸衰竭未行机械通气
  - 活动性咯血(相对禁忌)
  - 气胸未行闭式引流
- 供氧装置类型
  - 鼻导管法
    - 适用:低流量吸氧(1-5L/min)
    - 优点
      - 简单方便
    - 缺点
      - 易致鼻黏膜干燥
  - 面罩法
    - 普通面罩
      - 流量:6-10L/min
    - 储氧面罩
      - 流量:可达15L/min
    - Venturi面罩
      - 特点:精准调节FiO₂
  - 其他装置
    - 氧气头罩(婴幼儿专用)
    - 高压氧舱(特殊治疗)
    - 经气管导管氧疗(长期氧疗)
- 物品准备
  - 供氧设备
    - 氧气筒/中心供氧系统
    - 流量表
    - 湿化瓶
  - 输氧装置
    - 鼻导管/面罩/头罩
    - 连接管
  - 辅助用品
    - 棉签
    - 胶布
    - 蒸馏水
    - 灭菌注射用水
  - 监测工具
    -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 氧气浓度检测仪
- 操作流程
  -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
      - 呼吸形态/频率
      - 口唇/甲床颜色
      - 血气分析结果
    - 设备检查
      - 氧气装置密闭性
      - 流量表归零状态
      - 湿化瓶水位(1/3-1/2)
  - 操作步骤
    - 清洁鼻腔
      - 棉签蘸温水清洁
      - 检查鼻中隔情况
    - 连接装置
      - 湿化瓶连接流量表
      - 连接输氧导管
    - 调节氧流量
      - 鼻导管
        - 1-5L/min(FiO₂ 24-40%)
      - 普通面罩
        - 6-10L/min(FiO₂ 35-60%)
      - 储氧面罩
        - 10-15L/min(FiO₂ 60-90%)
    - 固定装置
      - 鼻导管:双耳挂式固定
      - 面罩:松紧带四头固定法
    - 记录观察
      - 开始时间/流量
      - 患者耐受情况
      - 初始SpO₂值
  - 操作后处理
    - 每小时检查装置
    - 每日更换湿化瓶
    - 停氧时先撤管后关阀
- 注意事项
  - 安全用氧
    - 防火防油防震
    - 流量调节前分离导管
    - 持续吸氧者每日更换导管
  - 氧疗监护
    - 观察氧中毒征象
      - 胸骨后疼痛
      - 刺激性咳嗽
      - 进行性呼吸困难
    -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 控制氧浓度(24-28%)
      - 监测血气变化
- 并发症处理
  -
图片
氧气吸入法操作指南与注意事项详解